七十年代香港有一經典電視劇《狂潮》,劇集以至歌曲都是燴炙人口。歌曲是由顧嘉輝作曲、黃霑填詞、關菊英主唱。七十年代或之前出生的人,總應存有一點記憶,晚上一家人同坐在電視機旁邊,一邊吃飯一邊追劇集的印象。最近流行歌唱作人方大同重新編制這歌,並用他的廣東話唱出,感覺有另番味道。歌詞是這樣:
是他也是你和我,同相親相愛也相爭, 大家偶遇在人海,你我各留痕。 幾許歡與笑,多少愛和恨, 那狂潮捲起,燦爛又繽紛。 是苦也是甜美,人生的喜惡怎麼分, 大家各自尋找,你我心中印。 幾許哭與嘆,多少假與真, 讓狂潮起跌,混合愛和恨。 是他也是你和我,同悲歡喜惡過一生。 若我問你「生命像什麼?」你會如何回答呢? 有人說「生命像花」,幼苗得慢慢呵護,花開時才會燦爛美麗。花謝時的凋萎遺憾,會讓人心情低落;但也有花開時的艷麗,就像人生般的多彩多姿。 有人說「生命像太陽」充滿著希望、光亮,能照亮他人的生命,帶給人溫暖。這位就是“夕陽”的伴侶,當夕陽碰上了陽光,就像人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艷陽高照、也有無限好的黃昏。祝福這對佳偶,幸福美滿永永遠遠。 有人說「生命像流水」,不停流動源源不息。流水也會有乾枯時候,就像人得面對挫折,有時遇到大旱災水會停止,有時又如春雨賜下甘霖。這又宛若人生,總會不停向前邁進,如流水般清澈有活動力。 有人說「生命像咖啡」,苦苦的。生命觸礁心情苦悶時,就像黑咖啡苦到了心底。咖啡有多種不同口味與添加物,加些糖或奶精,會讓甘甜咖啡中多了奶香味。如同人生的甜、酸、苦、辣,但看面對生命的態度,有些難處是無可避免,但正確智慧的選擇,卻可扭轉人生的絕境,可以轉悲為喜、化苦為甜。這也如同死亡來臨,選擇了「遺愛人間」,就可以看到「生生不息」的「生命再現」。生命就像咖啡,何時要加糖?那時該放奶精?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就由品嚐者自己來定奪了! 背景 以色列人因著摩西向紅海伸杖,便從海中走到對岸。他們全體都走過了之後,他們回頭看見整個埃及的軍兵都被淹沒在海上。在這一個時候,第十五章便開始了。十五章一開始便看見全體以色列人向神歌唱,如果我們看整個歌唱的內容,便發覺他們非常緊的抓牢著神當時所作的大事。他們在那裏高舉神的名,讚美神的名,也敬拜神的名,我們若是光看表面的情形,便會覺得以色列人當時實在是好象在屬靈的高峰,但是若仔細的看下去,便會發覺這個事情很快就不同了。 面對苦的日子 – 切莫埋怨 以色列人行了三天的路,心裏很自然會覺得不舒服,幾經辛苦才找到水源,卻是不能喝的苦水,於是就埋怨起來。這情況使我想起一些下崗的人、在找工作的人,他們有些失業了一段日子,幾經辛苦才找到一份工,卻得這些工是半職,工作辛苦,很不理想,在這情況下心中會有不開心,但用埋怨的方法可以解決事情嗎? 埋怨不會使事情改變,卻使自己的心靈受傷。中國有句古話:「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這種植物必須在冰天雪地中遭受嚴寒的「逼迫」才能傲然綻放,才會散發出獨特的芳香。倘若有誰發「善心」將她移入溫室內免受風寒之苦,那麼等待她的只有死路一條。如此看來,受「苦」對梅花而言,非但不是避無可避的壞事,反而是她生命的催化劑。 人也是一樣。眾所周知,芭蕾舞是種很高雅的藝術,當觀眾欣賞演員們在舞台上高超的舞技時,很少會想到他(她)們在台下受了多少訓練之「苦」:無論嚴寒酷暑 都必須無數次重複訓練壓腿、旋轉、跳躍等動作,還要忍受傷痛的折磨,甚至承受骨折的危險。只有這樣,他(她)們才能成就台上瞬間的輝煌。 由此可見,「玉不琢,不成器」。不經歷痛苦的磨練和雕琢,人就不會走向成功輝煌,也就不會嘗到苦盡甘來的歡欣。也許你會說,我並不想要什麼成功或輝煌, 只想平平淡淡過一生,那我受苦又有什麼意義呢?對千千萬萬的普通人而言,受苦最根本的意義在於引發人對自身生命意義的思考,從而認識神、歸向神。 明報有這篇黃成智的稿件,有一句說話「我先把憂傷的回憶忘記,然後放下工作的煩惱,跟著,我愛上我自己…」他回憶母親「是虔誠基督徒,一生勞碌,每天為服務居民,辛勤工作,印象中,從未見過她病倒,也絕不聽到她埋怨,只知她常要我們數算神恩,樂天知命。就是如此,我們六兄弟姊妹受到感染,大家姊、六妹從事教師工作,二姊、三姊都當護士,我與弟弟立志做社會工作者…要離去,我們留不住,感謝上帝,她留下給我不可磨滅的毅力和積極生活的寫照。 一. 神的教導 1. 神是解決困難者 摩西不能帶他們找到水源,而水不能喝,摩西也束手無策,正如今日有人說,整個世界的氣候有問題,即使有人比今日的國家領導人更強,也不能保證國家會變得更好。 但事情的轉機是在神手裏,神可以為以色列人將水的苦味除去,今日也可以將我們人生中的苦味除去,我們認為不可能,神卻可以行神蹟,使不可能變成可能。 2. 未經風浪難成長 以色列人為甚麼會行到瑪拉這地方呢?出埃及記的信息,就是在每件事上神都掌管,神讓他們來到這地方,透過苦的水成為實物教材,「在那裏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裏試驗他們」。 人生沒有遇到風浪,是難以成長。特別對於今日的年青人,我形容為「地中海艦隊」,雖然在地中海所向無敵,但其實所面對風浪是有限,當艦隊出了直布羅陀海峽,去到大西洋,才是真正面對風浪。 3. 神救你脫離災病 透過苦難,一個現實的困難放在面前,人就體會到需要神,以至神給他們律法的時候,他們才體會到遵行神話語的重要。神也很具體地告訴他們照著神的話行會得到的後果,就是不會面對埃及人的病,因為神是醫治他們的。從剛過去的事來看,就是在十災中的病所帶來的苦難,擴大一點來看,在他們的認識中,一切埃及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災病都不會發生。 若從今日的情況來看,就如未信耶穌的人,你看到他們面對生活的壓力,以至精神及身體都受損。若我們照聖經的教導,懂得安息和信靠神,自然免去了壓力所帶來的疾病。 二. 小結 以色列人在瑪拉的日子很快便過去,沒有記載他們在那地方安營。神讓他們活在苦難中,不過是透過這機會教導他們,不是要他們受苦。若他們不去埋怨,快快尋求神的幫助,他們會更快脫離苦境。埋怨只是使他們停留在瑪拉更久。同樣地,今日的信徒遇到人生的不如意事情,用埋怨的心來面對,沒有將事情交託給神,那麼,環境仍然是苦,心情仍然是苦,不能由苦變成甜。 例:當你讀書不如意,只去看今日的苦,就只有越來越苦,又如工作不如意,只看今日的不順利,只會越做越苦。若你看前面還有多長的路要走,每過一天便想到脫苦海的日子又短了一天,心情就會好過一點。還有,若你想到一天又平安過去了,明天還有神的帶領,相信你心情會更加好。 面對甜的日子 在瑪拉神給以色列人律法,但並不是要他們停留在這地方,而是要帶領他們去一個可以享受的地方。 一. 神有充足供應 1. 沙漠中的綠洲 神帶領以色列人來到以琳,在那裏是一個綠洲。以色列人沒有經驗,能遇上綠洲是偶然的嗎?從前面的經文知道,是神帶領他們去到這地方。以琳的意思是棕樹,是一種能遮蔭的樹(曠野有甚麼植物?)對於六十萬男丁的以色列人,七十棵樹不是太多,卻是很有意義,讓以色列人體會到神帶領他們找到綠洲。 這意義對於今日我們也相類似,我們會覺得神的供應似乎未能滿足我們的需要,神沒有將很豐富的供應賜給你,但其實在似乎不足的環境之中,又會發現不缺乏。 例如:神好像沒有為你預備一份優差,使你安枕無憂,但你又會發覺生活還是可以過下去。神這樣做,是為要我們學習每天信靠祂,仰望祂,因為人性的軟弱,使我們在中充足的日子就忘記神而犯罪。無怪乎耶穌教導門徒的祈禱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不是「一世賜給我們。」 2. 按你所需供給 在以琳有十二個水泉,正好分給十二支派來取水,這似乎巧合得像是神奇的事。神就是這樣,以至我們能體會及相信神蹟而不是巧合。神將我們所需要的很適切地賜給我們,剛好夠我們的需要。 神這樣做,若我們能明白,就能夠懂得每天仰望神的供應,也能每天為神的供應而感恩。我們可以想想,若神一次過將你的需要一次過賜給你(數十億),會有甚麼後果,你很可能一時間接受不來而失常,而感恩的心也只集中於開始的時候,以後就失去這感覺。反之,每天都經歷到神的供應,你就每天都感恩,於是每天都能生活得開心,是不是更好呢? 你對凡事充滿感謝;還是遇事怨嘆,埋怨上帝不公平,給我的恩典不夠多,挑剔別人為我作的不夠好?有個故事說,有一次有位老人家來到郵局,因年紀大動作不靈活,有個熱心的年輕人便主動過來幫忙他,又是買郵票又是代為寫信。寫完信,年輕人最後問老人:「我還能替你再作什麼?」老人說:「好!你再替我多寫一句:請你多包涵我的字跡很了草!」這個可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這老人不懂得去感謝年輕人給他的熱心幫助,反倒嫌棄這少年人的字寫得不夠好。在每日生活中,我們是否也缺乏表達感謝,反而怨嘆別人為我作的不夠多不夠好? 二. 享受神的恩典 1. 讓你可以歇息 在以琳,以色列人是安營,表示他們可以安心在這地歇息。經過艱苦的日子而學習到信靠神,神就願意我們能歇息下來,享受神所賜的安息。 安營雖然不是落地生根,但知道自己會在同一地方留下一段日子,人就可以為自己安排,也可以享受這穩定的生活。 2. 讓你可以自省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日子,當停下來的時候,他們有一件事要做的,就是立起會幕,學習神的律法,用神的律法來自己省察自己。 在香港的人生活匆匆,難得有時間放假,若有機會停下來,反省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人生安排,是很多大忙人所期望的日子。神給予以色列人有歇下來的日子,使他們有機會想想自己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又有空間思想神給他們安息的日子的目的。 總結 海中飄浮的雜物隨海浪而行,不懂游泳的人害怕海浪的衝擊,但滑浪的人卻能在海浪的高峰與低谷中享受及前進。神給你人生的風與浪,有苦有甜,你可以覺得是衝擊,以至人生充滿苦味,但神的意思是要你透過這些風浪而前進,並且從中享受到神的慈愛、恩典、眷顧。 這是一個很要緊的領會。我們千萬要記住一個事實,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歷史,就是我們今日教會的一個借鏡。這就是我們一再提到在哥林多前書第十章裏的話所給我們領會的。那裏是非常清楚的告訴我們:「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鑒戒。」(林前十11)如果我們能夠抓牢這些事實,再看以色列人的經過。從他們的經過,我們就瞭解到屬靈的功課應當怎樣學習。 你願意將你的人生交託在主耶穌的手中,讓祂引導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