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弟兄姊妹都熟悉耶穌登山變像的故事!不知怎的,最近經常想起這個故事,尤其是彼得對眼見的異象所作出的反應。
這故事在三卷福音書都有記載(太十七1-8;可九2-8;路九28-36)。除了對耶穌的稱呼上稍為不同之外(馬太的記載是「主」,而馬可及路加的記載是「拉比或夫子」),這三段經文的內容差不多都是一樣:「我們在這裡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太十七4;可九5;路九33),而馬可及路加更有一句附加的解釋,但意思卻大不相同。馬可形容彼得講以上的說話是「不知道說甚麼才好,因為他們甚是懼怕。」,而路加則形容彼得「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甚麼。」若參照新譯本的翻譯來看可能更加傳神 – 馬可形容彼得「不知道該說甚麼才好,因為他們都非常害怕。」,而路加則形容彼得「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馬可的意思是說彼得因為當時所見的情景,被嚇得不知道應該說什麼,所以無意識地說出以上的一番說話。但是,路加的意思就很不同,用廣東話表達就是「佢都唔知自己講緊乜野!」他認為彼得是不應該說出以上一番說話的。為何路加會有這麼一句好像不太客氣的說話呢?問題就在於彼得看見這異象的反應是想留住這個時刻。事實上,耶穌在較早前已經明確的指出自己要上耶路撒冷去受死(參太十六21;可八31;路九22、31),但彼得因為被這個情景所吸引,所以想捕捉這榮耀的時刻而不想它溜走,於是建議搭三座棚,其中一座給耶穌。彼得這樣做不被路加讚賞是因為這樣做會妨礙神的目的,耶穌來到世間的目的不是要停留在山上享受榮耀,而是要下山進入耶路撒冷去完成救贖的使命。「我們在這裡真好」這句說話正好點出彼得滿足於現狀而忽略了主耶穌當然的使命。
彼得的問題令我想起教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基督所頒布的大使命(太廿八19-20)。若我們停留在追求及享受肢體的相交關係,就很容易變成內聚而忽略了教會當然的使命。教會愈內向,使命就愈難完成,甚至產生的問題就更多。
蔡蔭強在其著作《健康教會全模式暨校內堂會攻略》(頁73-74)引述米勒(John Miller)提出很多內向乏福音熱誠的教會的七個特點,令我有很多的反思:
- 異象收窄 – 只看見問題和失敗,看不見神的大能,接納人數停滯及下降為無可避免的。
- 對不同意見甚為敏感 – 因為懼怕引起衝突,或是害怕改變,或是害怕被人排斥而失去認同,大家便不願意有任何更新。
- 大家都很「好人」(niceness in tone) – 「一位善良的牧者(nice pastor),用一把很舒服的聲調(nice tone),講一篇很善意的講章(nice sermon),述說關於一位很善良的耶穌(a nice Jesus)。」目的是要有安全感,不想有衝突。
- 好說閒言 – 在內向教會,會眾很多話說,但不是用說話來見證、讚美或禱告,而是用舌頭來說閒話。他們不斷述說別人的行為及過錯,批評牧者及他的講道,結果他們的眼目不是注視神的福音,而是人的軟弱,結果自己也軟弱,失去屬靈的能力。一位父親流淚告訴人他曾如何批評他的牧者,結果他的孩子離開了教會,落在不信當中。這父親勸告人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教會和肢體。
- 自高自大 – 內向的教會更容易自以為比別的教會超越,亦更易陶醉於以往的光輝成就,這種屬靈驕傲使他們不能進步和更新。
- 錯誤的領導角色 – 內向教會不願意牧者領導他們,不想事奉,不想有挑戰,不想離開自己的安樂窩,只想牧者服事他們,幫助他們。結果牧者疲於奔命,還有甚麼時間研讀聖經和作傳福音的工作?
- 部落文化 – 由於想安於現狀,所以不大歡迎新朋友和陌生人來打擾,影響現有文化。他們通常有一個形式上的歡迎和笑容,實際卻冷淡地對待新朋友。
回顧我們的教會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已經建立了一套教會的文化,但若不常常的作出反省更新,各人只停留在安全地帶(Comfort Zone),就很容易落入了以上內向形教會的問題之中。所以我們需要禱告求主幫助、求聖靈提醒,不要步內向形教會的後塵,重蹈複轍,免得白佔地土(路十三6-9)。
200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