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一個冬天,大陸軍在費城附近福奇谷的遭遇極其嚴峻,衣服破了,沒有毛毯,有士兵整夜不睡,就是怕睡著後凍死,甚至有士兵大腿被凍得發黑,為要保命也只能鋸掉。事實上,賓夕法尼亞這年的冬天還算溫暖,所以問題不是嚴冬,而是士兵們沒有東西吃,因為附近的農民為了換取現金,寧可將東西賣給費城的英國人。軍隊沒有衣服是因為波士頓的商人決不肯以低於1000-1800%的利潤將衣物搬離貨架。他們因著貪婪而如此對待自己的同胞!

尼希米記第五章記載了類似的情況,就是在以色列人中出現了為富不仁的事情。以色列人受到外面的攻擊,因著尼希米的信心、行動和禱告倚靠神,從而帶領他們勝過敵人的挑戰。然而,緊接著的卻是要面對更嚴峻的內部經濟危機。

重建城牆雖歷時只有短短的五十二天(六15),但從很少出面發言的女性也出來呼喊看來(五1),是已經累積了相當的問題和痛苦。從百姓的呼喊內容可見,問題不在修建城牆引致百姓的經濟困難,而是針對權貴的為富不仁。根據1-5節的呼求,受經濟困難影響的有三種類型的人,每種都有自己的困難。第一種是食物短缺卻人口眾多又沒有土地的人,也許他們是因花時間建造城牆而不能賺錢。第二種是擁有土地產業卻被迫要抵押來換取糧食的人,這些人若不能以收獲的莊稼還債,就會永遠失去這些產業。第三種是為了納稅而不得不抵押土地產業來借錢的人,他們的一些親人成了抵債的奴隸。這些埋怨的百姓並非不熱心,他們放棄了耕種賺錢的機會,專心修造城牆。但是,當他們專心事奉的時候,他們卻發現所付出的代價太大,已經無法繼續承受,因為經濟的問題,被迫要停工。

百姓面對的問題表面上是貴冑和官吏放高利貸所造成,而實際上問題的癥結乃是這些同為猶太人的貴冑與官長違背了律法的規定(參利廿五),因而造成不公義的情況。因此,尼希米斥責貴冑和官長說:「你們所行的不善,你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神麼?」(9節)然後命令他們歸還索取的抵押品和利息(11節),而貴冑和官長們亦遵守尼希米的命令(12節上)。尼希米隨即召來祭司,要求他們公開起誓,並描述違誓將會承受的咒詛,他們都願意立刻轉離不公義的事(13節)。尼希米更表達自己放棄省長的俸祿,沒有加重百姓的擔子,甚至沒有為自己購買田產,並慷慨的提供食物給有需要的人。他作這一切背後的動機就是「敬畏神」,所以他也禱告求神記念(19節)。

外在的挑戰不容易影響一個團結和諧的群體,但內在不公義的危機卻容易動搖這個群體的合一,甚至神的名字也會受到損害。尼希米深明此道,因著「敬畏神」的緣故勇於指斥權貴的錯誤,並且以身作則,放棄一己的權益,以遵守神的律法為己任。今天,我們身處的是一個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我們願意為了敬畏神而放棄個人應得的權益嗎?我們為了神的名的緣故,願意以愛心和勇氣指出不公義的事情嗎?我們願意以身作則保持群體的合一嗎?抑或我們仍以個人的利益放在首要,漠視神的教導呢?願彌迦的說話仍然提醒我們:「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 神同行。」(彌六8)

(刊於中信傳書雙月刊第1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