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語:「一個和尚擔水食,兩個和尚抬水食,三個和尚無水食。」人多了反而「無水食」,是 何原因呢?因為一個和尚只是一個人,自己不去做,便沒有別人去做;兩個和尚抬水,大家都出那麼多力,是公平的,所以也沒有怨言;如果三個和尚,只一個去擔水,其他兩人不用出力;或兩個去抬水,剩下的一個也不用出力。因為不公平,誰都不肯吃虧,不肯去取水,終於變了「無水食」。由此可見,一個群體之中,指揮和分工合作的公平合理很重要,是團結和順利運作的條件。

耶路撒冷城牆修造工程的規模是非常浩大,必須要有清楚及公平的分工。從尼希米記第三章可見參與修造耶路撒冷城牆的名單與工作分配的情況。在工作安排上,每個人修造的部分是「對著自己的房屋」(參三10、23、28、29、30),原文的意思是「在自己的房屋對面」,表示尼希米安排百姓修造自己房屋附近的城牆,這顯出修造城牆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而且修造自己房屋對面的城牆部分,不但可以縮短往返的時間,又可以使人為了自己安全的緣故,將城牆修造得穩固。原來從事聖工,也需要考慮公平合理,有智慧的安排管理,才能獲得最大的果效。

參與修造的人來自各行各業,有大祭司、祭司、利未人、守門者、平民及專業人士包括銀匠、製香料的、商人等,顯示出不分你我、無分階層的團結精神。能夠動用這麼多不同類型的人,叫大家齊心一意,分工合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個詞「使…堅強」(strengthened)曾經出現在二章18節,是用來形容猶太人回應尼希米呼籲的反應,在這一章裡竟出現了35次之多,差不多每一節都有,都是用來形容修造的人,表示他們是真正堅決勇敢,充滿信心的去幹,是實實在在的回應呼召,並不是信口開河的,而且這描述更顯出他們的行動是堅心一志的。

耶路撒冷城牆是按照神的心意而修造,由大祭司以利亞實帶頭從北牆開始動工,祭司團隊隨後起來修造,並且分別為聖,其餘的人則按反時針方向沿著舊城垣修造。但當各人齊心一意修造的時候,提哥亞的貴胄表示不願意參與(三5,參新譯本)。即是說,縱然是為神工作,即使大部份人都樂意參與,但有些人還是自私自利不願意承擔責任,不願意接受差遣的。由此可見,當我們對神的心意有所領受,傳遞分享了異象之後,若得到積極的回應,是十分鼓舞雀躍的事情,但當要落實執行卻未必就能一呼百應,難免有些袖手旁觀、不願參與的人出現。

環顧我們的教會,為什麼常常是一小撮人忙個不了,而其他人則游手好閒,沒有分擔?是不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性質不同,不是在修建城牆?是我們當中少了一位尼希米?抑或有其他原因、苦衷呢?耶路撒冷城牆重建需要所有神的子民的投入,就像教會需要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堅心一志的投入,成為肢體的一部份(林前十二12-27),基督的身體才能被建立起來!

(刊於中信傳書雙月刊第1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