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的測驗中,有個圖案從某點看上去就好像一個凸出來的樓梯,看到的是樓梯面,可是同樣一個圖案,再調整一下眼光去看,它卻是凹進去的樓梯底。圖案一模一樣,只要你調整焦點,有時是個凸出來的樓梯面,有時卻是凹進去的樓梯底。人生也是如此,我們有些時候需要調整一下焦點,就會得到很不一樣的結論,關鍵在於你是不是很固執地去看。

出埃及記十二章記載,以色到人守過逾越節之後,因為埃及人的催促,他們就連夜起程,從蘭塞起行往疏割去(十二37)。本來,「非利士地的道路」是由尼羅河三角洲去迦南最直接、最短的路線,昔日杜得模西士三世的軍隊就曾經以十日的時間到了迦薩。不過,神卻不領以色列人從那裡走,因為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而回埃及去(十三17)。按考古研究,法老薛提一世時期曾在往迦南沿岸的路駐紮重兵,一連串的堡壘、驛站、水庫、井等等,佈滿往迦薩的路上,而且在迦薩地帶亦發現了一座埃及的駐防城。很明顯,對以色列人來說,聰明的做法就是避免走「非利士地的道路」,因為可以避免與埃及堅固的防守力量對抗。於是,神帶領百姓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十三18)。「紅海」的原文是「蘆葦海或蘆葦湖」的意思,因蘆葦是生長在淡水中,而現今紅海的水是鹹的,並不適合這種植物的生長,所以經文所指的紅海,可能是指蘇彝士灣北面、敏撒拉湖的南面的沼澤地區。以色列人就從疏割起行,往曠野邊的以倘安營(十三20),而耶和華以雲柱、火柱帶領他們(十三21-22)。雲柱、火柱不單證明神的同在,也證明祂的顯現、引領、保護及同行(參十四19-20)。跟著神又吩咐他們轉回,安營在比哈希錄前,密奪和海的中間,對著巴力洗分(十四2)。

在另一邊,法老雖然容許以色列人離開(十三17),但可能以色列人是秘密逃走的,所以法老受到「百姓逃跑」所刺激而改變主意,立刻親自率領埃及的精銳部隊追趕(十四5-7)。事實上,這追趕行動是由耶和華所主導的(十四8),在較早之前已經宣告(十四4),就像法老拒絕順服神大能的作為一樣。

以色列人雖滿有信心地離開,但在巴力洗分給埃及軍兵追上了(十四9),他們見埃及的追兵逼近就甚懼怕,並向摩西發怨言(十四11-12)。摩西沒有理會他們的責備,反而使他們平靜下來,挑戰他們回應神的計劃(十四13-14)。摩西的說話是直接指向他們的懼怕回應:「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十四13)這些百姓曾向耶和華呼喊,現在摩西吩咐他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站住」有站穩崗位、守住立場、堅定位置等含意,摩西指示他們要站定崗位來觀看神將要施行的大能作為 – 拯救。

神吩咐摩西舉手「向海伸杖,把水分開」(十四16),這行動是一個訊號使大東風吹走海水,以色列人就下海走乾地。法老一切的馬匹、車輛和馬兵都跟著下到海中,但在晨更的時候耶和華使他們混亂,又使他們的車輪脫落難以行走,當摩西再向海伸杖,海水就把他們淹沒,除了法老,全軍都覆沒了(十四28)。

蘆葦海的拯救被描寫為耶和華的顯現,祂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手,而以色列人亦因而敬畏及順服祂(十四30-31)。

在我們的人生中,少不免會遇到困境甚至絕望的時刻,我們的反應會是怎樣的呢?是恐懼?是埋怨他人?或是後悔當初?如果我們的眼目定睛在困難或敵人,就只會懼怕、埋怨,但若我們能調整焦點,定睛在大能的神,就能看見祂的拯救。「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也是我們今日面對困境的反應,因為神應許過:「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賽四十一10)

(刊於中信傳書雙月刊第1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