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估領袖」遊戲相信很多人玩過,小朋友尤其喜愛及投入,遊戲的目標是找出帶頭做動作的領袖是誰。隨著時代變遷,這遊戲的玩法也有不同的變化,例如負責估的人就是領袖而不自知,又或是重覆選某人做領袖為要使他在某一次失手等等,無論玩法如何,離不開的目標就是找出其中的領袖。在現實中,真正的領袖是怎樣找到的呢?

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之後,出埃及記十八章是記載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到訪以色列營地的事件。這部分由兩個不同卻又相關的單元組成,第一個單元是1-12節關於獻祭和立約的事情;第二個單元是13-26節關於建立司法系統的事情。葉忒羅因聽聞耶和華為摩西及祂的百姓所作的事,就帶著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和她的兩個兒子來到以色列人安營的地方見摩西。在他們未到以先,有人先行通報(6節;七十士譯本翻為「他向摩西報告說,你的岳父…。」),於是摩西出來迎接他的岳父,跟他行見面之禮,然後一起進到帳棚內,並且將耶和華對埃及王和他人民所行的一切事,與及以色列人沿途所遭遇的困難並耶和華怎樣拯救了他們都告訴了他的岳父。葉忒羅聽後非常高興,因為他雖然終生事奉亞伯拉罕的神,但從未體驗過祂是有如此的大能,故此他開口稱頌耶和華的名,並宣稱耶和華比所有神明都偉大,然後向神獻上燔祭和幾樣祭品(12節上;參新譯本)。不過,葉忒羅此行的目的,似乎並不單是為一家團聚,因為12節下半節所記述的不是摩西家人團聚的感恩會,而是描述兩族人的立約情景。舊約聖經在記述「在神面前吃飯」時,所表達的就是立約(參創廿六26-33,卅一44-54;出廿四1-11等)。為什麼葉忒羅要與摩西立約?根據撒上十五6描述,掃羅王懲罰亞瑪力人之前,他勸誡基尼人撤出戰區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他們曾恩待以色列人」,有理由相信葉忒羅到訪以色列的軍營是屬於一個現在已失去的記錄,就是以色列人與基尼人(即米甸人;參士一16)的友好協議,可能是在消除亞瑪力人的威脅這觀點下訂立。葉忒羅來見摩西,送他的家人回來,只是一件附帶的父職,因龐大數目的以色列人壓境,葉忒羅關心的重點是族人安危和他們的土地是否被侵奪。因此,他前來的目的,是在建立友好盟約或是要求摩西善待其女兒的附加盟約等。這立約的雙方,米甸人或基尼人方面,當然以葉忒羅為主;在以色列人方面,本來應以摩西為主,但因摩西是葉忒羅的女婿,所以就由亞倫和以色列的眾長老為代表了。

第二天,葉忒羅觀察以色列軍營每日的例行工作,見摩西從早到晚忙於審判百姓,教導他們神的律例和法度,葉忒羅表示強烈批評這無效率的系統,不單令摩西疲於奔命,亦將困苦加於百姓身上(17-18節)。所以,葉忒羅建議摩西從百姓中選出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忠誠、恨惡不義之財的人」替他管理百姓,立他們為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和十夫長,小的事情由他們審判,大的事情才由摩西親自審判。於是摩西聽從了他岳父的建議,建立了中央化、超支派的司法系統。

很多時候,人喜歡做獨行俠,獨來獨往,不要管人,更不要人管。許多事本來可以做得更好,只因沒有同工或不能同工,所以成效不如理想。摩西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模範,作為領袖肯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是一種德性而不是關係,不在乎給忠告的是誰或帶著任何目的,若沒有夠大的胸襟,什麼人的話都聽不進去。摩西願意聽取意見是因為他承認自己的有限,這是地位愈高、成就愈大的人不容易做到的。什麼時候人發現自己的有限,他就會自覺需要同工,承認別人也有能力做得好,並願意放手讓人去做。成功的領袖是樂於聽取改進的意見,促成團結和合作精神的。

(刊於中信傳書雙月刊第1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