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不少人都曾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因病毒帶來的不適如發燒、喉痛、咳嗽、鼻水、氣促、腹瀉、肌肉痠痛等之外,更要被隔離或是自我隔離以防將病毒散播。在這些隔離的日子之中,不同人也有不同的體會,有些被無奈、焦慮、恐懼、孤單、無助、痛楚所煎熬,但亦有人認為是天賜良機,視為反思、重新建立與他人聯繫,以及發揮創造力的時間。還記得這些日子你是如何度過嗎?有什麼體會?生命有沒有更新成長?

出埃及記廿三章10-19節是約書最後的部分,也是與農業有關的律法,包括安息年、安息日、除酵節、收割節及收藏節。10-11節是安息年的規定,是要人在田地耕種六年之後,第七年給它休息,因為持續不斷的耕種田地會令它的養分嚴重消耗,從而導致產量及質素下降。這制度可保留泥土的肥沃及提高未來的生產量,其動機之一是環境保護,但土地安息也是對神主權的承認,因為土地是從神而來,這一年的土地歸回神。聖經沒有定下劃一的安息年,若就土地開發的時間不同來計算安息年,貧窮人便可得保障,因為他們在安息年可以吃用二期農作物。12-13節是安息日的規定,是建基於第四誡,這規定所提出的理由是以人道為基礎,讓全以色列包括家畜或作奴僕的都可歇息。但這裡人與牲畜的安息表達不同,牲畜是肉體上的休息(rest),而人是精神上的更新(refresh)。

14-17節是一年的三個節期,與農業耕種的循環有關。除酵節標誌著大麥收成的開始,收割節標誌著小麥收割的完成,收藏節是所有農作物成熟及最後收割之時,這些節期都有感恩的意思,而且耶和華是唯一對象。除酵節在第十三章已有記載,這裡特別指出沒有人可以不帶禮物或供品朝見神。收割節亦叫七七節,是除酵節之後計七個安息日(即新約的五旬節),也叫住棚節,因收割時農民在田間搭草棚方便工作及看守。收藏節是慶祝雨季來臨之前,田野及果園的果子,尤其是葡萄和橄欖的收成,最終收割並儲存在穀倉中。

18-19節是前面三個節期的附錄,包含有四個規定作為規範這三個慶祝活動的禮祭儀式。第一個規定是不可在有酵之物上獻上祭牲的血。第二個規定是不可把祭牲的脂肪,尤其是內臟的脂肪,留到早晨。第三個規定是將地裏初熟之物送到耶和華的殿裡,因為頭生的歸于祂。第四個規定是不可以用男孩母親的奶煮男孩,這可能是迦南人的祭祀習俗。

這約書的最後部分再一次強調,作為神的子民,我們要承認祂的主權。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們可曾想過要安靜休息?疲倦了就休息本來是很自然的事,而且休息不單是肉體上的休息,更是精神上的更新,但不少人卻以咖啡因飲品、零食、精油、口香糖等支撐著不去休息,究竟是為了什麼?無怪乎神要用誡命的方式勉強我們休息了。

(刊於中信傳書雙月刊第1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