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裏面有很多層皮,遮蓋着他内心的最深處。人認識很多不同的事物,惟獨不認識自己。為甚麼會這樣?(因為有)三十或四十層皮,就像牛皮或熊皮一樣,又厚又硬,遮蓋着靈魂。你要進入你内心的地土,在那裏認識自己。

厄克(Meister Johannes Eckhart, 1260~1327)

自我認識是基督徒成聖過程中不可忽略的操練。

 

兩種偏差

關於自我認識,我們要避免兩種不正確的看法:第一種是認為我們只需要單單認識神便足夠,毋須花時間認識自己,因為認識自己只會導致我們變得更自我中心。然而歷世歷代的屬靈導師均以不同的角度來解釋自我認識的重要性。沙漠修士(desert fathers)强調缺乏自覺是一切罪惡之根。聖伯納(St. Bernard, 1090~1153)肯定自我認識是「最高、最好的知識,可以帶引我們更親近神」。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認為「缺乏自我認識,也不會得到對神的知識。幾乎所有我們擁有的智慧,就是眞正和實質的智慧,都是由兩部分組成:認識神和認識自己」。梅頓(Thomas Merton, 1915~1968)更一針見血地指出「通往聖潔的第一步是自我認識」。他們共同的見解是,自我認識與認識神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而自我認識有助於靈命成長。

第二種偏差的看法是完全以人文心理學者的觀點來看自我認識。他們努力的研究毋庸置疑地促進加深了人的自我認識,但其背後的一些價值取向是與基督徒的世界觀相抵觸的。例如認為人可以不須依靠神而獲得眞正之自我認識和身分肯定;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可以單從理性思考而找到答案;自我發展和滿足是個人成長的核心;環境和其他人是造成困擾我的問題之要素,有減弱個人承擔責任之傾向;還有減除苦痛而缺乏幫助人體驗箇中的意義。

跟從這取向去尋索自我認識,我們確會經歷一定程度的成長,但卻會變得愈來愈獨立自主,不明白自己是何等須要依靠神,仰賴祂的恩典和肯定羣體的重要性。而心理學家若誠實面對自己,亦會承認其限制。「我們究竟認識自己有多少?」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 1875~ 1961)回答說:「很少。」他更坦誠地指出,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是逗留在盲目的地步。榮格反映了自我認識的艱難和人憑藉己力之限制。

與主相遇

與耶穌基督相遇的經驗,決定了我們的身分和自我認識。而這也是所有心理學的技巧皆無法取代的。在與基督相遇中,人生四個重要的存在問題:我從哪裏來?我是誰?我為甚麼在這裏?我正往何處去?都得着答案。因此布仁勒(Emil Brunner, 1889~1966)才說:「信靠基督是眞正自我認識的開端……就是在神的眼中有關我的知識,這是按照神對我的計劃。」在找到神的時候,我們找到了自己 – 在基督裏新造的我。舊我是與基督無關,新我卻是甚麼也不能使之與基督隔絕;舊我是與神的家無分,新我卻是屬於基督的身體;舊我是照情欲的律行事為人,新我卻是在聖靈中生活;舊我是住在黑暗中,新我卻是在光明中行。

我們的自我認識不是靜態不變的,由於基督的愛的激勵(林後五14),我們願意不斷改變、成長和更新。我們竭力追求的一件事,就是要去效法基督,因此認識自我是為了改變自我,而絕非停留在接納自我的階段。我們又豈只滿足於單單的自我分析,又怎麼會只逗留在了解自己行事為人的動機?這一切努力都是以禱吿的心去發現生命中有哪些角落仍屬未得之地、仍缺乏基督的臨在、仍未完全向基督開放。這種自我探索才能不斷引領我們注視神,產生愈深認識自我,從而愈深認識祂的效果。我們最終關心的不是我們的自我形象(self image) (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形象」而已),而是基督成形在我們心裏(加四19)。我們嚮往的不是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而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加二20)。

聖靈引導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鑒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耶十七9~10)

不論我們是多麼懂得自我反省和敏銳自己的內心世界,若果沒有聖靈的幫助也是徒然,因為自欺和自私已污染了我們內心世界的每一角落。我們在尋求自我認識時必須憑藉神的啟示,懇求眞理的聖靈,引導我們進入眞正的自我認識中。聖靈不折不扣地光照「三十或者四十層皮」下的眞我,使我們洞悉靈魂深處之眞實光景,光照我們的貧乏和輭弱。祂亦同時讓我們欣賞神在我們生命中更新改變的美麗工作,詫異屬靈果子的漸漸呈現。祂的工作同時幫助我們對付自己和肯定自己,因為神不但拔出,祂也栽種。

心窗

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羣體、屬靈導師和禱吿默想的幫助。根據「心窗」的結構,我們的自我認識可粗略分為四個部分:(1)開放部分(自己知道,別人知道);(2)盲目部分(自己不知道,別人知道);(3)掩飾部分(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和(4)隱藏部分(自己不知道,別人不知道)。   

「掩飾部分」收藏了我們不願意觸及的傷痕,或疑惑和感到羞愧的經驗。若在獨處默想中,神的愛醫治我們,又在愛心團契中我們經歷接納,這部分就能漸漸走在光明中,祂的能力在我們的輭弱上顯得完全。「盲目部分」需要弟兄姊妹以愛心說誠實話,擔當我們的輭弱,也幫助發掘我們所不自知的恩賜和長處。